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8章 想不到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忙了小半个月,陶玉书带看一群员工飞回了香江。



    林朝阳则暂时留在了燕京,因为文协为《舌尖上的中国》举办的作品座谈会定在了后天,也就是2月20日。

    马烽对林朝阳的抱怨感到很不满,多少人盼着让我们文协给他办座谈会呢,当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当然了,这话他也就心里一下。



    林朝阳现在可是中国文坛的头牌,嗯,牌面。


    座谈会开始,林朝阳扫了一圈,全都是老熟人,冯穆、陈荒煤、王蒙、



    孟伟哉、朱寨、陈涌、鲍昌.

    是。不过这部是全英文写作,可能要在美国那边先出版,国内要晚一点。」



    贺敬之脸上露出赞赏之色,「了不起!为我们中国文学界争光了!」



    他本人的立场是z派,但不妨碍他对林朝阳能在海外为中国文学扬名的欣赏。



    寒暄几句,各人落座,座谈会正式开始。



    这些年来林朝阳参加了不知道多少次这种座谈会,今天的座谈会除了规格高一点,在内容和形式上并无特别之处。



    要非说特别的地方,大概要算大家的正面评价和赞誉了。



    大概是因为《舌尖上的中国》取得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效果,今天参会的众人对这部作品的评价高的出奇。



    贺敬之这位还在位的高官出席,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官方对这部作品的肯定。



    次日,《舌尖上的中国》座谈会的消息登上了《人民日报》。



    在文章的最后,撰文记者这样写道: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文学作品。



    看看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作品所展示的厚重感和独特性令人动容。



    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我们看到了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它并不是一味空洞的宣扬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这种深入灵魂的共鸣,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能够畅销海外最重要的原因—.」



    《舌尖上的中国》在美国的广受欢迎,让它在中国收获了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的关注,官方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就是证明。



    同时,读者也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支持这部作品。



    大年初六,2月10日。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舌尖上的中国》正式在国内各个城市的书店上架,迅速的在读者群体引发了一场抢购热潮,读者们都想欣赏欣赏这部在海外为中国争光的作品。



    短短一周时间内便销出22万册,许多城市的新华书店久违的出现读者排队抢购的现象。



    尤其是赶上正月里,这样的现象立刻引来了一些当地媒体的的报道,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热销再添了热度,成为了1992年开春的第一把火。



    参加完座谈会,林朝阳本打算回香江,结果洪子诚跑过来通知他,说燕大学位评定委员会已经通过了他的荣誉学位审核。



    「昨天学校刚把建议名单报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那边备案,下个月举办授予仪式的话你有时间没?」



    燕大的荣誉博士学位可比香江中文大学的流程要繁琐多了,授予仪式理论上可以在名单上报之后的两年之内完成。



    不过林朝阳的情况特殊,燕大决定等备案完成之后就尽快为他举办授予仪式。



    既然如此,也得等到3月份。



    「有时间。」



    2月还有一个星期就结束了,林朝阳嫌跑来跑去麻烦,索性答应了下来。



    留在燕京,他每天早睡晚醒,看看书、浇浇花,偶尔去西院跟来做客的同行聊聊天,感觉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



    一直到3月的第一个周末,陶玉书突然出现在小六部口胡同里。



    「你回来怎么也不说一声!」林朝阳看到她一脸惊喜。



    陶玉书笑着说道:「给你个惊喜!」



    下周二燕大就要为林朝阳授予荣誉学位,陶玉书这次回来是专程参加荣誉学位授予仪式的。



    老婆闪现燕京,两个小家伙又不在,再加上独守空房半个多月,林朝阳晚上好好表现了一把。



    周二上午,林朝阳和陶玉书一起来到燕大。阳春三月,校园里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未名湖在阳光的照耀下,湖水波光粼粼,浮光跃金。



    微风吹过湖畔柳树刚抽出的嫩芽,细长的柳枝随风摇曳。



    博雅塔静静地矗立在未名湖旁,古朴典雅的身影倒映在湖水中,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湖南岸的钟亭、临湖轩,湖心岛的石舫、鲁斯亭—·



    一应景致如同往昔,可时光匆匆,让林朝阳心中忍不住生出几分惆怅。



    「时间过得真快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燕京城餐饮界有「三刀一斧」,明珠海鲜就是其中之一,以刀斧比喻,



    吃顿饭如同在身上割肉,可见价格之昂贵。


    明珠海鲜是港式风味,85年一开业便以热情周到的服务、精致的菜品和处处透露的香江气息而闻名于燕京市民阶层。



    当然了,它更出名的是价码高。


    员工们本来心里就满腔热忱,饱餐了一顿,更对陶玉书死心塌地,恨不得立马就飞赴香江,为陶董冲锋陷阵、出生入死。


    到了日子,林朝阳驱车来到农展馆路南里10号,一见马烽就抱怨起来。


    「你以为我不想快点?那么多人的工作得协调,你以为打个电话人就能来?」

    「你们文协这个效率真是堪忧!」



    他抱怨当然是嫌文协组织座谈会的效率太慢。

    接着,陶玉书又安排众人到地安门东边的明珠海鲜搓了一顿大餐。



    如今这时候海鲜在北方和内陆地区还是稀罕物,对于很多人的日常饮食来说并不常见。

    第568章 想不到 (第1/3页)


    紫金宾馆一号楼里的多数人仍保持着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色彩,一番鼓舞过后,这些刚加入星空卫视,还未走上工作岗位的员工们内心充满了激情和干劲,看陶玉书如同领袖一般。

    除了这些文化界大腕之外,今天还有位在位的高官出席,宣传部侍郎兼文化部代尚书的贺敬之。



    「没想到您今天也来了!」林朝阳跟贺敬之握手寒暄。



    「你这部《舌尖上的中国》为我们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我能不来吗?」贺敬之哈哈笑道。


    「您客气了,!《舌尖上的中国》在海外的受欢迎是天时地利人和。」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你就别谦虚了。」贺敬之夸了一句,又问:「我听说新长篇已经写完了?」

阅读文豪1978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la)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