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5章 为之奈何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了陆抗来撑腰,孙休对这些人的态度都硬气了不少。



    不过,群臣对此也不好多说什么

    陆抗的这个提议让皇帝极为的纠结。



    但是陆抗认为,可以减少军队的数量,保留精锐的军队,他们如今所需要的是坚守而不是进攻,减少军队的数量,国内进行轻徭薄赋,缓和这严峻的形势。



    不少将领们认为,因为荆南战场的失利,应当耗费大量的物资和人力在这里修建城墙和关卡,加固这里的防御。


    但是陆抗却很愤怒的训斥了这些说法。



    陆抗只用了一个典故,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而最后一件事,是关于先前有功将士们的。



    其实作为先前立功最多的将军,陆抗是最不该提出这件事的。



    因为这让他有种急着要赏赐的感觉,对他本身的名声不是很好,但是陆抗还是上书了。



    他要求皇帝重赏在战时立下了功劳的将士们,妥善的统计他们的军功,不能漏下任何一人。



    孙休自然还是答应的。



    使者不只是带回了孙休的诏令,还带来了很多的赏赐品。



    陆抗本身的官爵是已经赏赐过的,而在上书之后,孙休又给与了他大量的赏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陆抗认为,大族这种两头下注的行为,会降低吴国的抵抗意志,他甚至上书要求让宗族连坐,表示自己就愿意先遭受惩罚。



    陆抗的上书让群臣都惊愕不已,毕竟作为受益者的一员,能对自己率先下手的,那都是狠人。


    就说陆凯,陆凯走了,可他的家产还在,这是属于整个宗族的财产,本该是重新划分给宗族内的其余人,这是吴国的惯例了。



    但是陆抗却是上书要求打破这个惯例。


    孙休对陆抗的上书非常的重视,并且答应他要查收了那些人的家产,而对陆抗要求连坐,从自己开始的要求,孙休表示,过往的事情可以不追究,往后若是族内有一人逃亡,其余宗族皆以叛乱的罪行连坐!


    第二件事就是轻徭薄赋。


    让庙堂轻徭薄赋,就是在削弱整个国家的战斗力。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当真是极有难度。



    为了战争的需要,三国常年都需要保持庞大的军队,当初的后汉都不会维持这么庞大的常备军,也就是要打仗的时候才临时征召良家子,而想要维持军队,要打仗,就需要税赋徭役。

    第一件事是查抄那些外逃之人的家产,收回庙堂,不许他的族人接收。



    陆抗最先就是拿自己开刀。

    第125章 为之奈何 (第2/3页)


帝上书了三件事。

    到了如今这个局势,倘若还想要从什么都不剩的百姓手里继续压榨出油水,再让他们来修建关卡城墙,那再高大坚固的城墙也保护不了吴国,吴国一定会灭亡。



    他还拿当初的秦国来距离,认为只有得到百姓们的拥戴,才能让国家长久。



    将军们虽然有些迟疑,但是庙堂群臣却非常的支持陆抗的这个决定,大概对他们来说,天下事并不重要,而劝谏皇帝轻徭薄赋却可以让他们得到好名声。


    这比其他的都要重要。



    孙休迟疑了很久,这次还是答应了陆抗,轻徭薄赋。

阅读衣冠不南渡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la)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