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关灯
护眼
字体:

132章 要罗马不要突厥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32章 要罗马不要突厥 (第3/3页)


    大部分村民都觉得他多事,但神父找了个很好的理由。

    村里的人,不管之前是逃难的农民,还是诏安的自由人,都是一路跑过来的。所以,在这些人里,男人远多于女人,而且大部分都是青壮年。因此,神父就说,要严格监督他们的生活,防止他们犯下索多玛与蛾摩拉一般的罪行。



    他以此为借口,时不时就去抽查可疑人员,监控他们的行踪,检查他们的私人财物是否突然变化。大家虽然觉得麻烦,但是传统上来说,这确实是教会的工作。所以,也拿他没什么办法。


    此外,亚历山大神父还严抓纪律,制定了一些规则,要求大家都得遵守。从每天几点睡几点起,到村里的卫生习惯,事无巨细都要管。



    村里的部分成员,尤其是前“自由人”,之前都和商队打过交道,而且很羡慕他们,因为大商队才是这里武力最强、财富最雄厚的组织。一些人也受过商队雇佣,会模仿商队成员的行为,试图证明自己能跟人家混在一起。

    本地的商队成员喜欢互相称为“达瓦里希”。这个词源自突厥语,意思就是商队里的伙伴。在草原上,商队是各大部落的重要财富来源。运送货物的任务,既重要,也有很大风险。因此,商队的成员之间,往往都有着过命的交情,让这个词有了额外的含义。当地人也学会了这个说法,用来彼此称呼。



    在亚历山大神父看来,这个词过于匪里匪气,会影响营地的风气。作为替代,他提倡学习罗马人的习惯称呼。


    在罗马军队里,十个人是一个最基本的单位,他们住一个帐篷,在一起吃饭。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就一直如此。

    拉丁语里,这种营帐队,叫“Contubernium”,就是住房、帐篷的衍生词。到希腊时代,这个词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营帐队的成员,互相称为“Commanipularis”,后来法兰克人把它简化,叫做“Comrade”。



    现在,营地里就有两个营帐队的士兵,其他人也是模仿这种编制,进行扎营和军事化管理的。因此,神父提倡大家参考正统罗马人的习惯,来互相称呼,而不要去乱学突厥人的词。


    为了提供良好的示范,亚历山大神父和他的助手们,就带头相互这么称呼,也不管两边的级别和职位。这件事情,倒是推广的比较快,没多久就被村民们接受了。

    这段时间里,村里一直没出什么事情,但有次军团的信使送邸报来,说有几个定居点受到了袭击,损失很大,怀疑是有人里应外合导致的。大家这才信服,杨士官还给上头写信,建议他们也学学亚历山大神父的经验。他的一些做法,就因此传播开了。

阅读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la)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