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名导的诞生
找不到文章作者,这群人理所当然的把矛头指向了冯晓刚。
整个事件里,大家都挨骂,就他收益最大。
“于总,咱们这么搞,真没问题吗?”冯晓刚满脸担忧的问道。
于东一脸胜券在握的表情,“怕什么?能有什么问题?他们就算知道了是咱们干的又能怎么样?别担心想出名哪有不挨骂的?你瞅瞅刘晓庆,越骂才越火。”
于东这套歪理邪说有一半是从林为民那听来的,一半是靠自己悟的。
要捧红一个演员并不难,挑几个好剧本,多让他演几部作品,只要不是“蚂蚁竞走十年”这种水平的,大概率都是能火起来的。
但要捧红一个导演却没那么简单,导演要出好作品比当演员可难多了,冯晓刚又没有奖项加成,全靠观众追捧要成就“名导”之位,是不现实的。
名字不让大众耳熟能详,你怎么能叫大导演呢?
《草根崛起,导演冯晓刚带给中国影坛的启示》这篇文章就是于东为了给冯晓刚打造“名导”人设走的一步棋,他没得过什么奖,也就谈不上什么官方认可,那就干脆走群众路线。
于东为此特地去找林为民取经,得来了“草根崛起”这四个字,然后他才找人捉刀以这四个字为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人受捧,就有人挨骂。
这个年代,国内的电影圈学院派才是主流,《草根崛起》这篇文章把冯晓刚捧的高高的,却把众多学院派出身的导演踩在了脚下,这顿时引发了圈内众多导演的不满。
可这个年代的读者们哪见过这个啊,比现在八卦媒体的文章直接高出了几个层次。
这篇文章一出,立刻让冯晓刚这个刚冒头不长时间的新导演获得了无数读者和观众的关注和欣赏。
《草根崛起,导演冯晓刚带给中国影坛的启示》的作者用的是笔名,以前从来没在上面发表过文章,有人偷偷的跟《大众电影》编辑部打听作者的信息,却一无所获。
就算不是他冯晓刚弄的这篇文章,大家也默认是他弄的了。
面对着媒体上众多对于他的讨伐之声,在导演这个行当初出茅庐的冯晓刚心中惶恐,跑到文华影视堵住了于东。
一时之间,冯晓刚成了国内众多导演的眼中钉、肉中刺。
很多导演借着各种渠道发声,明里暗里的批评、攻击冯晓刚和他的电影。
它将冯晓刚这一类非学院派出身,也没得过什么奖项,但是又通过作品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和欢迎的导演称之为草根导演,有了草根导演,自然就有没那么草根的导演,文章的矛头直指向那些学院派出身、靠着奖项起家的导演们。
如果是看过后世营销号小作文的读者应该很熟悉这种风格,拉一踩一,制造矛盾对立,都是他们惯用的手段。
第776章 名导的诞生 (第1/3页)
《草根崛起,导演冯晓刚带给中国影坛的启示》不是什么雄文,但它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概念——草根。
七八十年代,国内诞生了一批故事性非常强的电影,这其中导演的贡献居功至伟。
可到现在,有几个人还记得《少林寺》的导演是谁?有几个人记得《庐山恋》的导演是谁?
如果从业内人的角度来说,这些导演当然是很有名气的,但在普通观众那里,这些人早已是过去式了。
章艺谋和程凯歌为什么能在刚出电影学院几年之后就成为名导?
作品获奖只是基础,最关键的是要有官方的认可和媒体的大量报道才行。
阅读1980我的文艺时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