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5章 “流水线”作画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默辉早在1995年荣宝斋业务经理找到他,称好友曾氏在法国购买了一处房产,因没钱支付房款,请他帮忙购买曾氏的画,当时王默辉就给了那位经理一个面子,订购了曾氏200幅中国画、100幅书法。事情定下后一个月左右,曾氏就画完了100张作品,并已装裱完毕。王表示感觉一个画家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画完这么多作品,并已装裱好?当时给他的感觉是买曾氏的这些画就像买布料一样,一尺一尺地往外扯。请牢记本站域名,[屋?檐?下的拼音.后缀是]

    因为一篇文艺批评文章,曾氏把王氏告上法庭,反应实在激烈了。一方面可以这样理解曾氏容不得别人的批评,自己对号入座,这说明他承认了王氏所说的现象在他身上是存在的,也说明了王默辉的批评意见是对的。文艺批评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享受了众多社会资源,从公平的角度讲,曾氏也应当接受社会监督。真正的艺术家是应该担当社会和文化责任的。



    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曾氏起诉是他的权利,对号入座也是他的认识。媒体是向每个人开放的,曾氏也能多写一些文章来反驳,因为艺术需要探讨。相信法律会对文艺批评的底线作出公正的判断,这场官司无论结果如何,都能给艺术创作和评论带来些思考。


    这是王默辉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文章《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中的一段话,也正是这段话给他引来官司。



    王默辉坚持认为这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只是针对当前文化艺术存在的某些问题和现象,总结自己近20年的收藏经历和真实体验,谈了自己的观点。


    王默辉曾表示,他发表的那篇文章是针对艺术收藏界的不正常现象提出的批评,文中并没有提到曾氏,更不存在对曾氏进行名誉攻击。在他多年的收藏经历中,文章所写的“流水作画”是有事实依据的,如果曾氏认为他写的是曾氏本人,那么他也能拿出曾氏“流水作画”的证据。

    作为被告的王默辉,则还是坚持说,买曾氏的画就像买布料一样,一尺一尺地往外扯。



    “现在有一位经常在电视、报纸上大谈哲学国学、古典文学、书画艺术的所谓的大红大紫的书画名家,其实也有过度包装之嫌。这位名家其实才能平平,他的中国画人物画,不过是‘连环画的放大’。他画来画去的老子、屈原、谢灵运、苏东坡、钟馗、李时珍等几个古人,都有如复印式的东西。人物造型大同小异。他的人物画虽然是写实的,但其中不少连人体比例、结构都有毛病。他的书法是‘有书无法,不足为式’,装腔作势,颇为俗气。他的诗不但韵律平仄有毛病,而且,在内容上,不少是为了自我吹嘘而故作姿态,不足挂齿。”

    第415章 “流水线”作画 (第3/3页)


当代中国书画史上第一次因为书画批评而诉诸法律,将批评文章作者告上法庭的事件。也将中国画作评论家们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阅读古玩人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la)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